查看原文
其他

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不一样咋办?他这样应对………

教育时报 河南教师 2022-12-05


教育教学中

或许不少老师

都会有这样的疑问:

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不一样咋办?

作为“权威”

教材内容一点儿也不能“修改”吗?


这种差异怎样才能转化为

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?

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成长?


今天,小师带您看看

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校长原绿色

是如何智慧应对和处理

这一问题的——


原绿色

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附属学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,首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校长,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,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,全国百佳优秀校长。曾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数百篇,在全国各地做讲座数百场,出版有《瞄准终点》《学校管理那些事》《好老师会这样做》等多本教育教学专著。


教材内容

和学生生活不一样咋办


教材是教育教学的载体、工具和依据,特别是国家统编教材有着不可随意改动的权威性。但正因为是“统编”,面向的是全国的学校和学生,而我们国家地域辽阔、各地生活差异较大,就可能出现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不一样的情况。


这种“差异”不会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,反而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教育资源。


老师们只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,按照课程标准要求,把握住“立德树人”的根本任务,就可以坚定“教材呈现的不过是例子,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”的信念,就可以大胆挑战“权威”,敢于对教材进行合情合理的“修改”利用。


以上学期我教的小学三、四年级的《道德与法治》课为例,我来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,将教材和学生生活的“差异”进行恰当的运用和拓展,将其变成很好的教育资源的。





当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不一致时,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


教材好比“预设”,课堂总有“生成”。在教学中,我们可能会遇到教材上预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、经验不一致的情况。面对学生的疑惑,教师要进行认真分析,找到“为什么”,给学生解释清楚原因,并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引导。教师切忌对教材盲目崇拜,不顾事实机械地讲授,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,也是误人子弟的行为。


四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上册第一单元“与班级共成长”的第一课是《我们班四岁了》。这节课是按照四年级学生的普遍情况编写的,目的是让学生回顾班级成长历程,强化班级团队观念,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参与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。


但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学校,四年级招收的是“新生”。刚刚入学不久,有的学生就提出教材“有问题”。我抓住这个话题让学生充分讨论,引导他们明白我们班和别的“正常学校”的班级不同,这不是因为教材有问题,而是因为教材也有局限性。教材针对的是社会情形的“一般情况”,不可能涵盖所有情况,所以要明白任何东西都不能盲目迷信,即使是教科书也要实事求是地进行使用。



同时,我趁机告诉学生:“尽管我们班刚刚组建,但是也需要有团队精神,同学们之间要尽快互相熟悉,团结友爱,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,努力建设一个优秀的新班级。”


我以为这个话题讲到这里就结束了,偏偏全市统一的期末检测试卷上就有“我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( )多”这样的题目。考试结束后,学生纷纷争论答案应该是什么。


我就同他们讲:“你们虽然在咱们学校刚刚生活了不满一个学期,但大家在其他学校学习也是一种学校生活啊,从这个角度讲应该填‘三年’,但如果就大家在咱们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讲,填‘四个月’也对……”


我们把答案从“唯一”变成了合乎事实的两种,进一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,使他们更加明白了实事求是的可贵。


四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上册第三单元“信息万花筒”的第七课是《健康看电视》。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小学生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,因此要注意保持距离和把控时间……



我刚开口问:“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?”很多学生就一起喊:“我们没有电视看!”我一想,是啊,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住校,哪里会看电视?他们怎么看?于是,我马上话锋一转说:“其他学校的同学有的放学回家就守着电视一直看,我们来讨论一下他们的做法有什么坏处,好不好?”


这时,学生异口同声地说:“好!”学习结束时,我说:“长时间、近距离看电视的坏处大家都知道了,大家现在在学校没有电视看,周末或寒、暑假回家了可要注意,不能有电视了就一直看啊!”学生发出了会意的微笑。


三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上册最后一个单元“家是温暖的地方”的最后一课是《家庭的记忆》。在这节课中,教材设计的活动环节有“家庭称呼抢答赛”和“传统节日中的‘年夜饭’”。


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壮族人,我曾经工作过的其他学校中也有学生民族不一样、城乡区域不一样等情况出现,这些差异导致一些事物称呼不一样。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年三十晚上的“年夜饭”少不了饺子,而一些地区、民族的同胞却不一定,比如一些壮族同胞吃的是汤圆。


对此,我们老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,让他们有正确的态度和处事方法。





当教材内容和一些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反时,正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“三观”和辩证思维


统编教材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对学生的“三观”进行教育引导,经过多次审定,一般不会出现问题。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,他们的认知和实际境遇可能会存在特殊性,有时候还可能是相悖的。当某个学生的人生实况和教材内容不同时,就需要老师下功夫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了。


比如,在讲三年级《道德与法治》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《父母多爱我》一课时,我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。多数学生正七嘴八舌地说着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时,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:“我爸爸一点儿也不爱我,他只知道打麻将……”全班学生立刻一片哗然。那个男生虽然脸红了,但还是坚持在说“就是不爱我嘛”。



面对这样的课堂意外,我马上对全班学生说:“大家认为他爸爸爱他吗?”于是,我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。经过七嘴八舌的辩论,大家得出一个结论:他爸爸虽然爱打麻将,但一定是爱他的,要不然也不会舍近求远把他送到我们这样的私立学校来。


同时,我们还帮他想了很多办法帮助他爸爸改正爱打麻将的缺点。这个男生最终认可了大家的意见,随后还专门对我说:“我爸爸也是爱我的。”




当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较远时,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


统编教材的内容力求照顾到全国的学生,但篇幅有限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有时候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与某些地区的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,而与另一些地区的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。其实,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些“差异”帮助学生丰富知识、拓展视野、提升格局等,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。


比如,四年级上册第五课《这些事我来做》的主题是教育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。教材中展示了一个农村“留守女孩儿”夏丛艳的日记,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


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,夏丛艳每天放学后都要等妹妹下课带她回家。一放学,夏丛艳需要赶紧回家背水,用来煮饭、喂牛、洗衣服……


夏丛艳用塑料瓶装水,装得满满的。她打起十二分精神,背着很重的水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走,一下午背了三趟,把近百斤水背到了家里。她很骄傲,因为至少在两天之内不用发愁用水了。背完水,爷爷奶奶还没从地里回来,夏丛艳又忙着洗菜、做饭……



文末,有一道题:读后你有什么感受,能从主人公身上学到些什么呢?



无独有偶,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《爸爸妈妈在我心中》也是关于倡导学生“爱父母,在行动”的。这一课同样讲述了一个农村“留守女孩儿”杨敏帮助爷爷、哥哥下地种玉米的故事。文末的问题是这样的:请同学们说一说杨敏是如何关心家人的?你为父母做过什么?


这两则案例,讲述的都是农村“留守儿童”的故事。“留守生活”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可能并不陌生,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共鸣,但对城市的孩子来说不太容易深刻理解。


于是,上课的过程中,我就利用一些影视资料给学生展示农村“留守儿童”的生活,让他们了解农村儿童生活的困难、不易,以及“留守儿童”爱劳动、爱生活的自立自强精神。这样,一方面能丰富城市学生的知识、拓展他们的视野,另一方面也能激发了他们学习农村孩子坚强、努力、上进精神的斗志。



《道德与法治》课是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综合课程,我一个学期就发现了类似的很多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不一样的例子,我相信其他学科也可能存在类似的“差异”。


对此,教师只要本着不迷信、不盲从、不功利的心态,实事求是地教书育人,就一定能让这些“差异”变成美好的教育教学资源。



原载:《教育时报》



推荐阅读:


教师工资单列、职称评审改革......你关心的教育诉求都在这里!


签赠丨惊蛰!惊喜!送你最需要的30本好书!


还在为作业、手机、课后服务、校外培训苦恼吗?教育部最新要求来了!



版权声明: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“河南教师”。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,版权归作者所有,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,还望谅解。如原作者看到,欢迎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。谢谢!


善用差异,助力成长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